国考资讯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11年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每日练习(13)

发布:2010-09-01 08:58:13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利益的追求,即精神上的追求会越来越占有重要的位置。要调动人们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利用物质利益原则来调节外,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
  A.当人们的货币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就不存在了,非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成为惟一的作用
  B.当人们的货币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非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会逐渐增大而物质利益对经济效率的推动作用则会呈递减状态
  C.精神上的需求必须建立在物质利益上,精神上的追求是次要的,而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主要的
  D.非物质利益与物质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

  2.法国科学家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总是盲目的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得边沿上,收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走。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不停地坚韧的团团转,七天七夜后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筋疲力尽而死。
  这个故事意在说明( )。
  A.人们的盲目性
  B.人们的固执己见
  C.人们的从众心理
  D.人们的因循守旧

  3.过去有人认为,犯罪是因为罪犯心理不健全或对社会感到疏离等原因而从事犯罪行为,因此不能凭借惩罚来阻止。不过,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多数罪犯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理性选择。这种分析方法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司法审判都形成了相当程度的影响。现在,如果法官和立法者对犯罪采取宽松的态度,就会引起民众强烈不满。由此可见,很多人也开始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诠释犯罪行为了。?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大多数罪犯都是理性的
  B.心理性或社会性因素是犯罪的主要原因
  C.微观经济学改变了很多人对犯罪的看法
  D.用微观经济学诠释犯罪行为更为科学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答案及解析
  1.B【解析】题意说的是对精神的追求越来越占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满足精神追求调动人们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A选项的说法太绝对,C、D明显的和题意不符,故选B。
  2.C【解析】由文中“一个跟一个,绕着走”可知,文段意在说明人因循守旧别人的行为,该行为是从众的心理的表现。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3.C【解析】此文段属于分—总式的主旨概括题,文段中“不过”一词即将前句话作了一定程度上的否定,据此,B项即可排除;A项认为大多数罪犯都是理性的,从文段中看,这是微观经济学角度判断的结果,并不是作者的结论;C项与文段最后一句结论性的话意思相一致;D项认为用微观经济学诠释犯罪行为更为科学,但文段中作者完全未表露此意,文段中只是阐述了不同的诠释犯罪行为的方法。


  推荐阅读:2011年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每日练习(12)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9 http://www.zj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3291号-2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