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资讯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 行测资料 >> 言语

行测言语理解选词填空之“暗示法”

发布:2010-12-24 07:41:0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在国考行测试卷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分为两个部分,片段阅读和选词填空。很多考生认为选词填空题较片段阅读而言,方法性不强,选项之间的区分度不大,难度较大,争议题较多,与省考相比,更加侧重考生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作者遣词用意的能力,而不是简单考生词语的搭配组合。那么面对这样的题型,如何准确选出正确答案呢?其实是要通过上下文语境——这一作者给定的“暗示”来选择。这里,华图教育就从近年国考行测真题入手,向考生介绍利用语境暗示巧解选词填空的技巧。
    一、对应解释
    对应解释即通过上下文语境中对于空格处词语作出暗示性的解释说明。分为上文语境暗示和下文语境暗示两种。这是国考选词填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境暗示。
    【例1】(2010年国考15题)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_________地营造自己的生活、生育中心,它的巢是一个_________的纸房子,蔡伦如果在改进造纸术之前目睹过胡蜂的建筑过程而受到启发,无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学家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名不虚传 B. 自然而然货真价实
    C.兢兢业业巧夺天工 D. 无师自通名副其实
    【解析】本题的给定暗示是——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本能的解释是本身固有的、不学就会的能力,故选择“无师自通”,属于上文解释。后中强调蜂巢与纸之间的高度相似,属于下文解释,“名副其实”更符合要求。所以正确的选项是D。
    【例2】(2010年国考37题)城市的_________化发展使城市的文化个性正在逐渐消解,并失去城市的文化竞争能力。每个城市都试图以摩天大楼林立、水泥立交纵横作为现代化城市的_________,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城市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生态也正在悄然消解。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单一 目标 B. 机械 符号
    C. 模式 标志 D. 无序 要素
    【解析】本题的给定暗示是——发展使城市的文化个性正在逐渐消解,为下文暗示,故可以排除B和D,再看第二个空,“摩天大楼林立、水泥立交纵横”只能作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目标”一词显然不妥。故选C。
    【例3】(2010年国考38题)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成长性,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市场_________至关重要。有些公司可能有几年时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如果所从事的行业空间有限,就注定了高增长只是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份额过眼云烟 B. 需求 无源之水
    C. 前景空中楼阁 D. 潜力 昙花一现
    【解析】此题两个空都可根据上下文语境作出选择。暗示1——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成长性。成长性这个暗示说明公司的产品不但在现在要有份额有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未来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市场要有潜力和前景,排除A和B。暗示2——有些公司可能有几年时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如果所从事的行业空间有限。此句点出了两个要点,即快速增长与发展停滞,根据愿意,选择“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这两个暗示都属于上文暗示,正确选项是D。
    二、引导词
    在选词填空中,会出现提示性的引导词。这类词语包括:“反映到”、“表现在”等词语,通过这类词语,我们可以判断上下文与空格部分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例4】(2007年国考28题)节约其实就是这样的_________行为,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就是空调开多少度之类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就是买大排量还是小排量轿车之类的问题,就是是否选择一次性卫生筷之类的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简单 B.琐碎
    C.日常 D.普通
    【解析】在这道题中,“表现在”属于明显的引导词,即通过后文的对应解释可以判断修饰“行为”的形容词。也就是通过空调开多少度、选择汽车需要考虑的问题、选择一次性筷子这类细枝末节的问题来对空格处作出解释。通过“细枝末节”选出与其意思匹配的形容词“琐碎”,答案是B。
    【例5】(2008年国考26题)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_________、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_________;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漠视。
    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渗透排挤 B.结合无视
    C.渗透轻视 D.结合限制
    【解析】这道题的引导词是“反映到”、“相应地”。“反映到”说明前文与空格处有对应关系,“相应地”说明前文与空格处的对应顺序。即第一个空白处需要填的词与“融合”有近义关系。因此应该是“渗透”一词;第二个空白处与“漠视”相对应,因此应该是“轻视”一词。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三、标点符号
    通过标点符号,也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找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例如:“;”“,”“、”表示并列关系,即上下文间可能存在一一对应的解释关系。“:”“——”表示解释说明,说明下文是对上文的解释。
    【例6】(2010年国考14题)对大多数人来说,岗位是个人历练成长的基石。除了极少数的人能_________创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都必须走一条相同的路:在岗位上磨炼,依托_________奠定未来事业的基础。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立同事 B. 一手 集体
    C.直接组织 D. 主动 团队
    【解析】这道题很多考生会选择B ,原因在于我们日常用语中“一手创建”搭配的频率很高,考生凭借语感,直接作出了选择。但是选词填空题有时候就是利用“语感”的错误,给被测者制造陷阱。此题的暗示是文中冒号引导的解释说明的句子,即大多数人都是先磨炼、再成功,是间接的建立自己事业。极少数人与此构成对比,故第一个空应该是“直接”创建自己事业。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
    四、关联词
    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考生一定要予以重视, “可是”、“但是”、“事实上”、“其实”等词说明前后文是转折关系。“更”、“甚至”等词说明后文与前文是递进关系等。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转折关系,在备考时需要注意。
    【例7】(2009年国考27题)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_________。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按部就班 B.墨守成规
    C.人云亦云 D.步人后尘
    【解析】“可是”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说明其引导的句子与前文相反,也就是说空白处所填的词语要与“稳步发展”的意思相近。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墨守成规:墨守指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成规指现成的规矩、制度。墨守成规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步入后尘:踩着人家脚印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故选A。
    【例8】(2007年国考23题)人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家是“神经质”的,他们的行为像16个月大的婴儿,这种观点是_________的,事实上,“发疯”的艺术家是很_________的,我所遇到的许多艺术家都是极具组织头脑、非常成熟的个体。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确普遍 B.片面 稀少
    C.偏颇稀缺 D.错误 少见
    【解析】文中“事实上”首先表示解释说明,而“我所遇到的许多艺术家都是极具组织头脑、非常成熟的个体。”正是对前文空白处的解释,也就是说第二个空白处应该依据后文作出判断。B项“稀少”通常指物种,C项“稀缺”通常指资源,均与原文段搭配不当。只有D项“少见”是一种客观性的表述,意思是“不常见”,与原文段搭配恰当。同时,“事实上”还有转折的作用,所以第一个空白处选择“错误”,正确答案是D。
    五、感情色彩
    通过感情色彩暗示可以迅速排除或确定选项,感情色彩包括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种。考生需选出符合作者感情倾向性的一项。
    【例8】就如同那些古典音乐爱好者批驳ipod播放器在玷污耳朵一样,喜欢闻书香的人更_________。太多人无法想象没有书架的家居环境,也无法接受电子文字_________纸质书籍所拥有的心理感情空间,尽管他们都_________电子纸张是一场未来十年注定将要发生的大趋势。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挑剔 代替 承认 B.偏执 挤占明白
    C.保守 填充 认为 D.高雅 侵占觉得
    【解析】“批驳”、“玷污”都可以表示出消极的倾向性,“更”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即第一个空白处需要填入的词也要是表示消极倾向性的词,同时在程度上要体现出递进关系。可以迅速排除表示积极倾向性的“高雅”,表示中性色彩的“保守”,A中“挑剔”的程度比“偏执”轻,也要排除。第二个空白处应该填入消极倾向性的词,所以正确选项是B。
    国考选词填空,注重语境和语义的双重考察,今天我们主要从语境的角度为大家提供一些应试技巧。考生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做题,切忌单凭语感,出题人往往会利用语感迷惑考生。同时,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只一个选项带入原文后,语义上都说得通。这就要求考生再次明确选词填空的做题原则,即选择最恰当的一项,而不是正确的一项。

    推荐阅读:
    2011年浙江公务员必考题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9 http://www.zj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3291号-2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