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资讯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2019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不妨把人情评审视为微腐败

发布:2018-07-03 12:06:44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9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不妨把人情评审视为微腐败浙江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积累对于申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更多浙江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2019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用书(免费赠送200+课时在线听课,2万道题在线刷题、200套真题在线模考)
  仔细研读下文>>>2019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不妨把人情评审视为微腐败
  【热点阐述】
不妨把人情评审视为微腐败
  不妨把人情评审视为微腐败
  “不打招呼就觉得是不重视、不尊敬”“甚至要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以后怎么还人情”“会做工作、沟通能力强现在是一个正面评价”……记者在国内知名高校采访时,一些专家教授和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对当前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的不良风气表达了愤慨,呼吁净化科研评审环境。
  科研项目评审中的拉关系、打招呼现象据说如今已大有好转。据《人民日报》前不久报道,一位常年担任各类科研项目评审的专家表示,“七八年前,拿着茶叶等礼品到我办公室来拜访的人还不少,这些年没有了。去年,我评了几十个项目,只接到两个‘打招呼’的电话。今年,一个电话也没接到。”
  不过,人情评审歪风好转并不等于彻底消失,《半月谈》记者就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打招呼拉票、做工作等现象屡禁不止。而且,某些打招呼升级了——申报者通过单位一把手、老专家、院士给评委做工作。可以说,任何一种打招呼、做工作的行为都可能影响到评审的公正性。
  按理说,评审工作不该受外界干扰,评审专家应当保持独立。但在我们这个人情社会,当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出面做工作,多多少少会影响评审专家,继而影响评审结果。而在笔者看来,即便人情评审仅仅是打招呼、做工作,没有直接的利益交换,这也是一种微腐败,有必要纳入到反腐范畴内。
  从某种角度看,申请者找人打招呼拉票,本质上也是一种变相行贿,当事人希望通过人情公关达到目的。进一步看,如果某些评委受到打招呼影响,作出不公正评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受贿,即接受了申请者的人情贿赂,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种间接的、隐蔽的“你帮我,我帮你”的利益交换。
  过去,科研领域的腐败,主要是某些人侵吞科研经费。现在看,拿着茶叶等礼品公关评审专家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科研领域的腐败,只是没有侵吞科研经费这样恶劣而已。而在拉关系、打招呼中即使不出现用礼品公关评委,但由于这类行为会影响评审公正,助长歪风邪气,损害评审公信力,也是一种不正之风,有必要将其视为一种腐败。
  只有把人情评审当成微腐败,将之纳入“反腐棋盘”,才有望加大处罚措施,形成有效震慑力。为此,笔者建议,首先是完善科研评审与人才评审的制度设计,并旗帜鲜明地把人情评审定义为微腐败,写入这类制度中。在反腐力度、反腐成效有目共睹的当下,这种制度设计有望形成约束力和震慑力。
  针对科研评审乱象,这些年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就评审专家而言,建立了专家库随机抽取制度、定期轮换制度、涉嫌回避制度和专家信誉制度等。但从记者最新调查看,拉关系、打招呼反映出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如申请者因为清楚谁是评审专家,所以采取公关行动。因此有必要继续完善制度。
  其次,以多种监督措施确保评审公正性。比如,强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纪检部门对科研评审、人才评审工作的监督。再如,鼓励业内人士积极举报人情评审,当人情评审损害了另外一些申请者的利益,或者损害了行业利益,就会有人举报评审不公——这是过去“内部反腐”带来的启示。
  再者,应当严惩涉及人情评审的相关人员。有学者建议,公关说情的行为应视为违反保密条例等,给予相应惩戒;把参与说情公关的双方列入黑名单等。这些建议都非常好。笔者建议,一旦发现人情评审,还应取消人情评审带来的名与利,让相关各方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9 http://www.zj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3291号-2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